社区团购作为一种采用集收集、配送、预售制度的新兴消费业态和消费模式,具有流程简单、操作简单等特点,确实给用户带来了很多便利。但最近关于社区团购的争议层出不穷,相关投诉也开始引起公众关注。
我在橙心上下了订单,买了第二天要用的菜。本来是为了方便。结果第二天告诉我没货,直接让我退款,真是折腾人。几天前,住在南方一个四线小镇的悠悠(化名)去蓝鲸TMT记者在使用社区团购平台时吐槽自己的经历。
记者发现,在公开投诉平台上,许多社区团体购买平台也经常因自动等问题而经常受到消费者的投诉,平台甚至被质疑存在虚假交付现象。
北京志霖律师事务所副主任赵占领对此分析称,消费者在社区团购平台成功下单即与平台商家成立买卖合同,若之后消费者被告知缺货,则平台商家构成违约;在购买标准化商品的前提下,消费者可选择解除合同并退款,也可以要求商家继续履行发货义务;若购买的为定制化商品,消费者只能选择终止合同和退款。
同时,他指出,用户在平台下订单时看到的库存与平台的实际库存不同,这可能是一个技术问题,但不排除平台商家在促销期间故意为了营销效果,后者涉嫌虚假宣传。
下单后,货变缺货,橙心优化等被诉套路拉新,虚假宣传
据优优介绍,他是全职宝妈,平日里除了照顾两个宝宝,还要负责家里一日三餐。一般来说,她会去离家一公里多的蔬菜市场买新鲜的食材,但最近,她更喜欢使用社区团体购买平台,但这个过程让她感到不满。一般来说,她会去离家一公里多的蔬菜市场买新鲜的食材,但最近,她更喜欢使用社区团体购买平台,但这个过程让她感到不满。
事实上,我偶尔会使用他们(橙心首选)平台。有些蔬菜和鸡蛋的价格确实比市场上便宜,但外观可能更差。一般来说,它们没有市场新鲜。最近真的不想天天冒雨买菜,就干脆和他们下了好几天订单。优优说:但突然有一次,在我下订单后的第二天,我告诉我缺货。负责人直接要求退款,没有额外的补偿,这让我觉得任何人都在做。”
记者发现,在公开投诉平台上,与悠悠同样的经历并不少。其中一名用户在3月7日的黑猫投诉中表示,他在橙心首选平台上下了两个订单,都成功下单,但在提货时突然收到了平台的退款信息,用户发现橙心首选没有与用户沟通。
上述用户对平台的处理方式提出了许多质疑,平台没有商品,但以低价噱头吸引消费者下订单,意图是什么? 未经沟通平台申请退款合适吗? 该平台表示将补偿优惠券,但尚未收到。通知他拿着优惠券再下单。为什么重新下单有货?现在没货了?”
据记者了解,橙心优化的新用户对此也颇有微词。一位匿名用户表示,3月6日,他首选参加橙心新人优惠购买活动,用一分钱买了火龙果,但第二天平台以无货为由强制退款。然后他咨询客服继续参加新人购买活动,但对方表示,无论是否收到货物,只要参加活动,就不再是新用户,不能再享受新人购买待遇。
对此,用户认为橙心优化平台以缺货为由单方面终止交易,导致新用户未能享受平台承诺的待遇。不要让顾客为他们的缺货买单!”
记者询问橙心首选客户服务,对方表示,如果平台上购买的商品数量不足,可以联系领导,告知缺货细节,然后领导协助用户申请售后服务。
实际上,这样的情况并非个例。另一位用户抱怨说:显然,团长已经收到了货物,但当他去提货时,他说他缺货了。根据用户描述,用虚假宣传吸引新用户下单,然后处理缺货单,涉嫌以不正当手段吸引新用户,无法兑现优惠活动。”
值得一提的是,其他社区团购平台也存在类似现象。一位用户在黑猫投诉平台上透露,美团总是缺货,用户可以在供应不足的情况下下下下下下订购。最后,缺货导致用户愚蠢,负责人不联系用户直接退款。用户认为,如果平台供应不足,系统应设置用户不能下单。
在这方面,赵占记者的分析指出,消费者在社区团购平台上成功下单,意味着与平台商户的销售合同已经成立。此时,消费者的义务是支付,平台商户的义务是按照合同按时向消费者交付商品。如果消费者被告知缺货,平台商家将构成违约。消费者可以选择终止合同并退款,也可以要求商家继续履行合同义务,补货后继续向消费者发货。
Word带圈字符输入技巧,带圈数字 1~20快捷键完成
当然,后一种选择的前提是消费者购买标准化商品而不是定制商品,而不是特定商品。赵占领表示,如果消费者在终止合同后要求平台商家进行一定的赔偿,消费者还需要证明商家不发货造成的损失金额。
至于用户质疑平台可能存在虚假宣传,赵占领认为,用户下订单时看到的库存与平台实际库存有一定差异,这可能是一个技术问题,但不排除平台商家在促销过程中故意为了营销效果,后者涉嫌虚假宣传。
自动签收、强制退款等混乱,社区团购监管的高压态势依然存在
除了货物短缺的问题外,记者还注意到,在公开投诉平台上,许多社区团体购买平台也经常因自动收据等问题而受到消费者的投诉,该平台甚至被质疑存在虚假交付现象。
一位用户声称,今年2月27日,他在美团首选购买了一款二杀商品,但下单后,美团首选客服以仓库缺货为由拒绝发货,并要求用户申请退款。
同日,虽然用户在美团首选购买的另一种商品发货顺利,但该订单显示已提货,因为它不知道,领导和用户没有收到货物。因此,用户怀疑美团首选虚假发货。到目前为止,用户发起的投诉还没有完成。
此外,网经社电诉宝(315.100EC.CN)消费投诉数据显示,2020年至今,兴盛优选、橙心优选、十荟团、美团优选、每日一淘等平台均接到用户投诉,投诉问题主要集中在退货退款问题、商品质量、订单问题、虚假促销、售后服务差、网络欺诈等方面。
自2020年新冠爆发以来,社区团购因其便利性赶上了新一轮爆发期,各机构资本竞相布局,掀起了阵阵融资热浪;阿里、美团、滴滴、拼多多等互联网巨头带着大量资源跑进市场,一致将社区团购业务放在战略位置,希望利用自身优势抓住发展机遇。
社区团购进入快车道后,各平台开启了低价竞争模式,打破了以往生鲜电商的竞价规则。随着社区团购领域无序低价竞争的加剧,社区团购恶性竞争和扰乱市场秩序的争议开始凸显,也引起了监管机构的高度重视。
早在2020年底,南京市市场监管局就率先向阿里巴巴、美团、滴滴、苏宁等电子商务社区团购相关负责人传达了《电子商务菜社区团购合规经营通知书》,强调平台运营商不得低价倾销,损害其他运营商或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随后,《人民日报》还就社区团购发表了评论文章,称互联网巨头不要只想流量。
与此同时,国家市场监引起了国家市场监关争议。当时,国家市场监督管理局和商务部对社区团购商品价格、限制竞争、不正当竞争、大数据杀戮等九个方面进行了限制,要求阿里巴巴、腾讯、京东、美团、拼多多、滴滴等6家企业遵守九不新规定。
今年3月,监管机构对社区团购的压力依然很大。市监管总局近日公布了五家社区团购企业不正当价格行为案件的行政处罚决定,包括美团优选、橙心优选、多买菜、十汇团、食品享受会等。据披露,上述平台在过去六个月内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或利用虚假或误导性的价格手段吸引消费者,扰乱正常的市场价格秩序。鉴于此,市监总局对这5家平台处以顶格处罚,累计罚款达650万元。
网络经济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法律权益部分析师孟慧欣认为,市监管局对5个社区团购平台的不正当价格行为进行了处罚,这无疑是对行业主要平台的警告。社区团购领域现有低价倾销等滥用自主定价权的行为采用行政处罚划出红线,明确体现了监管态度。
网络经济学会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别研究员、北京盈科(杭州)律师事务所律师严哲宇也指出,社区团体购买是巨头竞争的重要交通入口,高补贴、低商品竞争也是互联网巨头快速开放市场的重要手段;但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只是利用资本挤压其他市场运营商的生活空间,从本质上讲,这不是一种良性的竞争发展模式,而是从流通效率和产品质量透明度等方面提高农产品销售环节的发展。
至于社区团购的发展,蒙慧欣表示,社区团购不是巨头的斗兽场。虽然获取客户和排水对于企业能否在新领域发展起来非常重要,但价格战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让消费者依赖平台使用往往是平台服务质量、商品质量和售后服务综合能力的考虑。
本文起源于蓝鲸金融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候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标签: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