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金错刀频道
一个塑料玩具,往往卖几千块,在二手市场能飙升几万。
如果款式稀有,一般人花几倍甚至几十倍的高价,可能抢不到。
在上海的一次潮玩展上,为了防止疯狂抢劫的危险,保安抱着泡泡玛特labubu抽签桶,玩命冲出展厅,粉丝们像僵尸围城一样在身后狂追。
图片来源:小红书乔独木
今年6月,泡泡玛特推出了3000个70厘米高的联名娃娃,官方售价4999元,在二手市场上被炒到8万8元。
更离谱的是,另一个身高只有9.2厘米的娃娃,被阿里拍卖,价格从1099,炒到16万和14万!
然而,娃娃卖得这么热,泡泡玛特的日子却越来越难过。
自上市以来,泡泡玛特的市值一路飙升,今年2月达到1250亿。但现在它的市值已经连续下跌,只剩下840亿了。
与此同时,很多爱娃如命的人都脱粉了,甚至盲盒市场也被官方媒体点名批评。
短短几个月,泡泡玛特怎么了?
是个娃娃,价格可以炒上天,真的有点耸人听闻。
但据内部人士透露:娃娃能卖多少价格,与娃娃本身的风格关系不大,主要是看数量,娃娃越少越贵。”
刻意制造稀缺性,让抢不到的粉丝直接去二手市场大量购买,从而炒高价格。这就是泡泡玛特的玩法:炒价。
今年6月,1000% SPACE MOLLY海绵宝宝,3000只海绵宝宝,一经发布,瞬间抢空。
大娃的人气持续了几个月。9月7日,泡泡玛特大娃的西瓜被一个卖家涨价到17.5万元,另一个用户在卖这个大娃的时候标出了34299.63元的天价。
除稀缺性外,还具有影响力。
泡泡玛特在海绵宝宝发布前就准备了一系列营销活动,一旦发布,明星和KOL就有条不紊地开始晒娃带货。
范冰冰、彭于晏、林志玲等,都在社交平台上与泡泡玛特潮合影,谢霆锋还认真拍了一个宝宝的开箱视频。
“稀缺性 明星效应让大娃在二手市场的价格一路上涨。
这些营销经验是从最初的小盲盒中积累起来的。
在营销的刺激下,年轻人用各种手段疯狂抢盲盒,直接将泡泡玛特推上千亿市值。
在豆瓣上搜索泡泡玛特。相关小组有各种粉丝自发玩法,比如互相投票获得稀有盲盒;还有专门用来换宝宝的小组,粉丝画的重复盲盒就在这里交换。
但更疯狂的情况往往发生在直播间,很多人还没看清界面,宝宝就卖完了。
今年七夕,很多人蹲在泡泡玛特的直播前抢宝宝,信号突然中断了一个小时。后来官方解释黄牛。
直到第二天,一位娃友在群里说,他写了一个程序,破解了泡泡玛特的系统,可以提前购买付款。
他还把自己的程序做成产品,卖给其他粉丝。
不仅年轻人热衷于泡泡玛特,很多老人也难免入坑。
今年4月,泡泡玛特线下销售skullpanda限量款,无数叔叔阿姨提着板凳,天亮前在店外排队。
为了抢娃娃,粉丝们不择手段地为泡泡玛特贡献销量。
2021年上半年,泡泡玛特总收入17.73亿元,同比增长116.8%,门店数量从187家增加到215家。
但事实上,泡泡玛特的表面很好,实际上是危机。
如果你不关注股价,没有人会发现泡泡玛特的市值在半年内从1250亿下降到840亿。
最重要的是跌得这么狠。IP问题。
首先,最红的Molly第一次失宠。
泡泡玛特最赚钱的当红花旦首当其冲。Molly。
根据财务报告数据,2019年系列实现营业收入4.56亿港元,Molly2020年的销售额只有3.57亿港元,少了近1亿港元。
从收入比例来看,2020年上半年Molly收入仅占13.7%,但2018年高达41.6%。
为了让Molly这个IP回到巅峰,泡泡玛特今年又推出了Molly大娃。
但是,Molly大娃对品牌的影响并不像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神奇。
早在2020年11月,泡泡玛特就发行了4款1000%的超大手工制作,其中包括Molly地球的女儿,且限量发行。
玩法相似,味道相似,但因为是老的IP,而且没有使用抽签等有影响力的手段,宣传也比较低调,几乎没有引起波澜。
后来的MOLLY海绵宝宝之所以受欢迎,主要是因为抽签抢购,KOL带货、明星安利等营销手段,在自身火爆的同时,才顺路把之前的大娃也一并带火了。
由此可见,Molly大娃的营销品味远远大于现实IP影响力。
其次,剩下的92个伙伴真的没有吸引力。
据某潮玩设计师介绍,Molly虽然很可爱,但因为是小女孩的形象,吸引力有限。
酸奶菌:喝了这么多年,你了解酸奶中的“菌”吗?
泡泡玛特对此并非没有动作。
事实上,泡泡玛特一直在同时运营93个IP。但问题是,除了Molly和Dimmo外面,其他的大多是尾巴IP,影响力和盈利能力相对较弱。
为此,泡泡玛特与许多时尚游戏设计师合作,甚至组建了一个20人的团队,专门为全球时尚游戏展览而挖掘新艺术家。
甚至,募集资金的18%也是如此IP并为设计师定制保底分成机制。
但国内潮玩设计普遍缺乏故事性。没有故事就没有想象的空间,娃娃只是娃娃。
如今,泡泡玛特设计师团队是原创的IP收入仅略超1亿元。
爆款IP缺乏新的想法,热度逐年下降,其他的IP创始人王宁非常焦虑,无法形成影响力。
他曾说:泡泡玛特想成为这个时代的唱片公司。希望每个IP成为周杰伦、王菲等经久不衰的爆品。”
泡泡玛特的创始人王宁
但要像周杰伦一样做IP,真的还处于喊口号的阶段。
更糟糕的是,泡泡玛特不仅面临IP困难这一个棘手问题。
泡泡玛特刚出现时,让年轻人疯狂上瘾。
但是很多人发现钱越来越多,但是幸福越来越少。
在小红书中,一些粉丝展示,他们把娃娃放在相框里,变成了一幅画,因为它不占用空间。
更多的粉丝在社交网站上大胆地说再买我就是狗。”
近年来,粉丝们对泡泡玛特的忠诚度下降了。
脱粉严重,归根结底性价比不如以前。
第一,原来的隐藏款现在变成了闲鱼款。
几年前买盲盒,就像买.一样,抽隐藏的钱可以乐几天。
因为当时的隐藏款比例是1:144,相当于花8000多元才能得到隐藏款。
但现在二手市场娃娃泛滥。
根据闲鱼发布的时尚玩具盲盒相关数据,目前闲鱼有44万多名盲盒玩家交易,普通款式卖钱,隐藏钱即使爆炸性的生活如戏剧,数百元可以赢。
而这些主张以娃养娃的实力玩家,往往也要面对有价无市。
花钱买娃娃,最后只剩下娃娃了。没有时尚感,没有惊喜的隐藏风格,甚至二手市场的溢价也很差。
第二,炒作跟得上,售后却拉胯太多。
4月以来,泡泡玛特的单价从59元涨至69元,受到粉丝吐槽:质量不好,还要涨价。
据一位粉丝介绍,一盒12个娃娃,10个有瑕疵,或者一眼就能看到的明显瑕疵,辛辛苦苦排了一夜队,我真想自闭。”
网上抽盒机买的很多娃娃都缺配件。
据有关统计,泡泡玛特盲盒的新缺陷率甚至高达70%。
几乎所有的网络销售渠道都会专门标注不包官瑕。
言下之意,能忍就买,不能忍就不下单。
根据调查,泡泡玛特的质量控制下降主要是由于过于焦虑和供应问题。
仅2020年,泡泡玛特就卖出了超5000万只玩具,大量的订单涌向工厂。
据业内人士透露,过去两年,许多玩具厂的盲盒订单急剧增加,工厂的效率无法跟上,因此检验环节将降低标准。我们的订单也有过高的缺陷率。即使我们不着急,工厂的其他合作伙伴也很着急,所以工厂的整体质量控制大幅下降。”
除上述原因外,泡泡玛特的管理也存在隐藏款。
比如追求让粉丝为粉丝服务的玩法,老粉主动帮助新粉通过粉丝自建的3万个微信群入坑。
虽然成本低,效率高,但几乎让泡泡玛特失去了售后服务,质量问题暴露在粉丝聚集的地方,加速了一些人的脱粉速度,惊喜变得害怕。
对于真正的售后服务,一些消费者开玩笑说:我发现泡泡玛特小程序手动客户服务,每次前面基本上有两三千人排队,一次下午5点,第二天下午6点。”
结语:
前段时间泡泡玛特花了1000万元成立了公园管理公司。
王宁说:最好的模型是迪士尼逻辑,制作动画片和电影,建立价值观。如果你喜欢这个世界观,你会买它周围的产品。”
言下之意,泡泡玛特还要做中国迪士尼。
但是,通过公园来做IP,这似乎是一个新颖的角度,但还没有解决IP问题,泡泡玛特没有故事,内容缺失,恐怕只能想想。
退一步说,即使是老粉丝也无法维持泡泡玛特今天的质量控制。即使开了公园,这些问题也会被无限放大,很难再解决。
先做好产品和内容,才有资格谈更大的未来。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候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标签:
评论